Michael J. Fox 帕金森氏症研究基金會與英特爾公司宣布合作,攜手改進對帕金森氏症的研究與治療。帕金森氏症為全球僅次於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第二大腦部神經退化疾病。
雙方的合作內容包括多項階段性的研究,此研究運用最新的巨量資料分析平台,從監測病況的穿戴式裝置收集參與者的各種徵狀資料。這項計畫是醫界的重要里程碑,讓研究人員與醫生能評估疾病的發展,也可加速新藥研發。
近20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努力改良先進基因與蛋白質體的技術,為帕金森氏症的病理學建構更精密的細胞檔案。隨著資料收集與分析能力的進步,帶來擴展分子資料(molecular data)價值的新契機,這些資料可與客觀的臨床疾病特徵聯結,以輔助新藥的研發。
研究人員從上千位病友中收集到帕金森氏症的特徵,這些特徵包括動作緩慢、顫抖、以及睡眠品質問題,透過資料分析,研究人員能針對帕金森氏症的臨床進程拼湊出更完整的面貌,並追蹤病症和分子變化之間的關連。穿戴式裝置能全年無休、默默地即時收集與傳送客觀的實驗資料。
稍早MJFF與英特爾啟動一項研究,評估運用穿戴式裝置追蹤參與者生理特徵的可行性與精準度,並運用巨量資料分析平台來收集與分析資料。
目前英特爾的資料科學家將收集到的資料連結到從病患身上觀察到的臨床徵狀,以評量裝置的精準度,並著手研發各種演算法去評估各種病徵以及病況進展。
為了分析如此龐大的資料,英特爾開發巨量資料分析平台,結合許多軟體元件,包括Cloudera CDH這款開放原始碼軟體平台,它能收集、儲存、以及管理資料。
此資料平台佈建在針對英特爾架構行最佳化的基礎架構上,讓科學家專注於研究,無須費心在底層的運算技術。該平台支援一款由英特爾開發的分析應用程式,能即時處理與偵測出資料的變化。此平台透過偵測異狀以及感測器和其他資料的變化,提供研究人員得以客觀評量病況進展的理想途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