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管理策略是一種可規律化、逐步實施而達成財務效益的方法。它能藉由對減少庫存到汰舊風險管理等多項領域的持續改善,促成工作接軌與成功。實施資產管理策略擁有改進整體設備效率(OEE)、增加淨資產投資報酬(RONA)及培養優秀而全心投入的員工等優點。
採取初步措施
洛克威爾自動化工廠服務業務經理Nick Goebel認為,在建立自訂的資產管理策略時共有4個步驟。
第一步是檢驗您目前的狀況,同時銘記業務優先順序,像是程序驗證優於運行時間,或環境影響優於生產速率。若想建立改善的基準線,必須先瞭解您作業程序的層級,以判斷設備優先順序及風險。
其次,瞭解您設備的可維修組件及其生命週期狀態。最後,瞭解庫房內容物及釐清所有其他保存備件的地點。本資料將可促進未來的決策,並可立即達成存貨最佳化。
它也能減緩最重要設備的風險,並提供未來管理工廠資產的基礎,包括預防性維護(PM)計畫最佳化、庫房最佳化、機台製造商變動及保固擷取。一旦完成資料收集、評估重要考量事項、擬出改善需求,以及定義目標之後,就可以建立一套可行的資產管理計畫。
第二步是設計一套資產管理策略。目標設定作業可得出資產管理策略設計的建置組塊,其範圍可能包括如重新設計庫房管理、重新設計MRO程序管理、建立報告及儀表板、消化多餘備件、出售和/或廠商管理協議,以及PM作業變動等多項要素。
例如,庫房管理重新設計涉及檢核現有的庫房配置及配件管理工具,包括現有的軟體、標示及追蹤解決方案。不妨考慮實施庫存單位(SKU)合理性評估,以協助判斷增加、維持或刪除公司庫存品項的優缺點。
一旦將庫存最佳化後,即應為配件維修及更換建立最佳實例。儘量減少存貨、使維修程序最佳化及建立可執行的報告架構,皆是充分發揮自動化投資效益最為可行的方式。
可靠性改善則藉由流程風險評估來追蹤及瞭解程序及設備故障的後果,並提出建議的優先行動。至於開發資產管理策略中的報告及儀表板,則可以多種方式完成其建置作業。
您可以在評估及目標設定階段判定OEE資訊系統是否為建立顯示運行效率、生產速率及品質的儀表板所必要的投資。重新設計MRO程序管理也能提供重要的資訊,並將這些資訊內建在實用及可行的報告工具當中。
另一項開發要素是考慮多餘備件消化、出售和/或廠商管理協議。減少庫存是一項受歡迎的產能目標,因為它能釋出預算以供其他資產使用。消除或消化過多或不使用的庫存,同時填補在評估過程中所發現的關鍵缺口。
請記得,或許現有資源可協助達成庫房管理目標。例如當地經銷商可能可從其可用的存貨中,協助提供半數所需要的配件,因此或許只需要擬定其餘半數的因應計畫。此外,設備廠商能實施就地配件管理協議,可避免在非必要時一併購買其餘的備件。
設計資產管理策略的最終要素,則是考量PM作業變動。有些廠商專家握有開發及維護PM計畫的資源,可在固定時程到訪服務、提供完全保固的更換配件及全年無休的遠端疑難排解服務,您可以選擇僱用這些專家以便讓員工能全力負責操作設備及製造產品。
完成整體流程
資產管理程序的四步驟中,第三步驟是實施一套獨特的解決方案。計畫的架構將決定實施的方式。例如或許可以運用現有的員工及流程來實施簡單、立即的單點解決方案,例如處理或消化庫存。
但若必須實施較為複雜的程序作業或重新設計,如庫房或MRO程序重新設計時,就必須尋求外部專家來設計及執行適當的實施計畫,以能節省時間及精力的組織性變更管理程序提供必要協助。
最後的步驟則是衡量及持續使程序最佳化。最成功的資產管理策略往往會牽涉到設備、程序及人員變動。因此,請務必保存一份列明重要工廠資產及設備變動的處理文件。在完成設備採購或翻修之前,儘一切努力使用現有庫存的組件,以降低採購額外存貨的需求。
洛克威爾自動化亞太地區服務及支援主管S. Govindaprasad表示:「工廠資產管理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此趨勢可歸因於製造業所面臨的內部及外部壓力。我們的客戶必須改善效率、降低製造成本,並以更低的工廠資產維護預算逐步朝向永續製造的方向發展。另外也必須考量社會因素—製造業維護部門的人力逐漸老化卻尚未找到替代人選,而新一代的工程師對於維護專業興趣缺缺。洛克威爾自動化提供各種跨產業的不同服務,以協助面對這些挑戰—包括諮詢、訓練、備件管理、遠端支援及生命週期管理。」 (本文由洛克威爾自動化提供,林稼弘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